拐點未現(xiàn) 逢高賣出白糖看漲期權
2018-08-14
拐點未現(xiàn) 逢高賣出白糖看漲期權
信息來源:金融島 發(fā)布人:邢福軍
國際白糖市場情況
全球原糖三大主產區(qū)中,印度白糖市場面臨供過于求局面,泰國產量提升明顯,巴西白糖產量下降已在市場預期之中,全球白糖整體供需格局并沒有出現(xiàn)逆轉。國內白糖產量較去年有所提升,但關稅政策限制了進口水平,總供給有所減少。近兩個月來白糖去庫存速度加快,白糖倉單數(shù)量減少,短期支撐白糖價格。
印度
本榨季印度白糖處于明顯的供過于求格局,當前印度仍有40萬噸白糖等待出口。根據(jù)機構ISMA公布的情況,印度正與其他國家進行積極磋商,與此同時印度已經取消了國內的出口關稅,并將進口關稅翻倍提高至100%。
為了提高糖價,印度政府將最低銷售價格規(guī)定在每噸29000盧比,并建立了300萬噸的緩沖庫存。在白糖政策的有力推動下,截至7月18日,甘蔗欠款由原先的2200億盧比大幅降低至約1700億盧比,國內整體糖價也由原先的低點26500盧比回升至33500盧比(約3326元人民幣)。
盡管如此,白糖未來價格仍然不容樂觀。消息稱,截至7月底,本榨季內印度僅出口白糖35萬噸,遠不及之前政府制定的200萬噸配額量。而印度白糖主產地北方邦首席部長已經要求糖廠10月15日期開始提前壓榨,預計幾個月后印度國內庫存將大量增加,新榨季的出口形勢將會變得更為嚴峻。
泰國
泰國今年產量提升明顯,產糖量高達1468萬噸,增幅46%,被美國農業(yè)部預測為第二大糖出口國。據(jù)了解,2017/2018榨季截至6月,泰國已經累計出口白糖673萬噸,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一倍。6月單月泰國出口白糖共150萬,其中成品糖出口53.2萬噸,同比增長34.3%,原糖出口量同比大增143%,其中出口中國的原糖量為3.6萬噸。
相比印度,泰國新榨季白糖國內消費量占產出比例僅為16.21%,因而泰國去庫存的方式主要依賴出口。然而根據(jù)泰國蔗糖產業(yè)聯(lián)盟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,下半年泰國仍將面臨極大的出口壓力,由于今年總產量多達1400萬噸,下半年仍有600萬噸的庫存量需要消化。
巴西
5月以來,巴西北部和東北部各州進入干燥天氣,分析機構FCStone認為,盡管預期產量將有所下降,但由于該地區(qū)總種植面積增加,干旱地區(qū)的最終甘蔗產量仍將略高于前幾年的水平。
鑒于國際糖價連年低迷,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,巴西甘蔗更多被轉化為乙醇原料。因此,盡管甘蔗產量有所增加,FCStone預估巴西北部及東北部地區(qū)的最終白糖產量為249萬噸,略低于上一年度的256萬噸。分析機構Unica所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也支持這一看法,稱巴西2018/2019年度每噸甘蔗的糖產量將進一步下調10―13千克,整體糖產量降幅將超過預期。甘蔗轉化方向變化后,F(xiàn)CStone預計巴西本年度乙醇產量將達到19.8億公升,同比增長10.61%。
從巴西原糖的出口量來看,隨著白糖產量的下降,巴西白糖出口量也降至近三年來最低,根據(jù)巴西工業(yè)外貿部MDIC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,7月巴西白糖出口量僅為187.1萬噸,同比大幅下降29.70%,截至7月本年度累計白糖出口為1168.2萬噸,同比下降24.4%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巴西本年度仍將繼續(xù)控制其出口量,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國際白糖供應量過高的壓力。
國內白糖市場情況
國內產量
中國糖業(yè)協(xié)會統(tǒng)計了白糖工廠每周的壓榨及產出情況,2017/2018榨季已于今年5月底全部壓榨完畢,通過數(shù)據(jù)可以看出,本榨季的開機壓榨量及整體產量略高于前幾榨季,從趨勢上看,今年4、5月甘蔗壓榨量及白糖產量明顯高于前兩年,進入4、5月后白糖周度產量峰值仍能達到61.59萬噸,遠高于歷史同期49.23萬噸的周度生產水平。
2018年1―6月我國累計進口糖138.49萬噸,同比減少3.40%。USDA預期報告認為,今年我國進口量整年將減少40萬噸,為420萬噸。
從海關總署統(tǒng)計的數(shù)據(jù)來看,我國本年度從出口大國巴西、泰國所購入的白糖量大減。2017年5月22日,商務部發(fā)布2017年第26號公告決定對進口食糖產品實施保障措施。目前,措施實施已滿一年,公告所附《不適用保障措施的發(fā)展中國家(地區(qū))名單》中進口占比低于3%的國家(地區(qū))的進口份額累計超過9%,符合取消不適用名單條件。商務部發(fā)布公告,自2018年8月1日起,取消不適用名單,對所有配額外食糖進口統(tǒng)一適用保障措施。隨后鄭糖價格振蕩上行,暫時扭轉了之前不斷下跌的頹勢。
關稅政策的變化引發(fā)內外盤價差進一步拉大。7月以來,查處白糖走私的事件明顯增多。
需求與庫存考慮到高關稅的限制,市場對白糖供應量的整體預期略有下調,但國內白糖去庫存最終能否成功仍依賴于白糖的消費量。中商研究院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8年度上半年國內主要飲料生產地區(qū)產量約為8397.2萬噸,同比增長8.3%。鑒于白糖消費增加及其價格振蕩上行的情況,白糖近兩個月的銷售量明顯增加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7月全國銷售白糖共760.97萬噸,同比上漲16.96%,已經接近2015年772.75萬噸的較高銷售水平。從整體消費形勢來看,目前白糖去庫存進度較為穩(wěn)定。
近年來我國去庫存狀態(tài)相對理想,經歷了3、4月庫存積壓后,6月起國內白糖去庫存速度明顯加快。中糖協(xié)統(tǒng)計稱,今年7月全國庫存降至270.04萬噸,同比增長約2.43%,依照今年的消費情況來看,未來的一兩個月內去庫存效果可能會更為顯著。
從鄭商所白糖倉單數(shù)量來看,由于當前現(xiàn)貨價格升水明顯,白糖倉單數(shù)量較低,截至2018年8月8日,白糖倉單數(shù)量為37828張,同比大減41.02%,目前倉單量水平與2016年較為接近,對未來白糖價格是潛在的支撐。